十大信念

學習說好話,適時稱讚他人

五歲的小雅,媽媽是職業婦女,工作忙時就把她託在爺爺、奶奶家,或者外公、外婆家。過了一段時間,媽媽發現——小雅到外公、外婆家時,很喜歡彈琴;到了爺爺、奶奶家,就不喜歡彈。

原來小雅在外公、外婆家練琴時,每當彈完一首,外公、外婆就給她拍手讚美,說她彈得很好,有進步。而在爺爺、奶奶家時,每次彈完爺爺就糾正她,這一段要強一點,那一段要慢一點,哪一個音沒彈準;奶奶則說,你們班上的小明彈得很好,你要跟他學。當小雅不想彈了,奶奶又說:「人家小英每天練兩個小時都不會喊累,你怎麼練不到半小時就累了呢?」

媽媽發現問題後,立刻告訴小雅的爺爺、奶奶,不能夠這樣教小孩。爺爺的反應是默而不語,奶奶則大聲說:「以後小孩你自己管。」

這是很有趣的反應,爺爺奶奶都不喜歡被指正,被指正時都有情緒。可是他們都沒有想到在指正孫女小雅時,小雅也有情緒。

學會認知他人情緒是EQ的第一課,再來是認知自己的情緒,妥善疏導情緒,正向思考、人際關係管理。

做父母的,除了要學習認知情緒,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不應該比較與計較。多說愛語,照顧到對方的情緒,對方回應的情感也就不同,是一首動聽、耐聽、有情的妙音。

「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,是期望被讚美、欽佩、尊重。」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·詹姆士這樣說。可見被讚美是人人內心深處的一個基本願望。生活中,應該去尋找、發現他人值得稱讚的地方,並真誠地讚美他,給他人平凡的生活帶來陽光與歡樂。

真誠讚美別人,其實也是自己進步的開端,我綜合許多資料,整合出讚美三原則——

一是真誠。卡耐基在《人性的弱點》中提及,有一天他去郵局寄掛號信,辦事員服務很差,態度很不耐煩。卡耐基把信件遞給他,一邊對他說:「真希望我也有你這樣美麗的頭髮。」聽聞此言,辦事員驚訝地看了看卡耐基,接著臉上露出微笑,瞬時服務變得熱情多了。

遇到老朋友或同事,對他說:「你今天氣色真好啊!」一句平常的體己話,一句出自內心的真誠讚美,會讓人一整天精神愉悅,充滿信心,活力加倍。

二是及時。先生載太太上班,早上看到太太精心打扮,穿上新買的衣服,整個人亮麗光彩。先生平時沒有讚美他人的習慣,當下沒有說出口,等到下班再去接太太時,才稱讚太太的衣服很好看,結果被太太叨念:「你為什麼不早說,可見你都沒有在關心。」

同樣一句話,有沒有及時說,效果截然不同。

三是具體。抽象的東西,往往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。比如你稱讚某個服務人員說:「你的服務真好。」這句話說完便過去了,不能給人留下印象。但如果你稱讚某個專櫃人員說:「您真的非常優秀,替公司賣出這麼多鞋子。感謝您推薦這麼好穿的鞋子,又幫忙我處理舊的鞋子。」找出對方的具體優點,這樣讚美起的作用會更大。

空洞的稱讚,不能使對方高興,有時還可能覺得你敷衍而反感。「這條圍巾挺漂亮的。」和「這條圍巾挺漂亮的,和衣服的顏色搭配很協調。」顯然後者比前者更有吸引力。

自然界中最會相互讚美的動物是野雁,他們相互鼓舞,相互扶持,找出最佳的飛行方式,這是雁群能夠飛行數千公里的重要原因。古老的印地安人從野雁身上學會了相互讚美,這也是現代人自我反省時很重要的一課。 學會認真傾聽,聽出他人心聲

在一場研討會,遇到某知名汽車代理商的執行長。我告訴他,我開這個品牌的車已經二十年了,目前開的是哪個車款車型。他聽了脫口而出就說:「該換車了!」我笑一笑,改聊其他話題。

如果換位思考,我會讚歎客戶,並問客戶:「是什麼力量讓你二十年來都開我們的車?」這樣客人會很高興,執行長也可以收集到客戶忠誠度的第一手情報,對未來經營管理、行銷企畫、顧客關係都很有幫助。

再來,我已經告訴他車款車型,這款車是十一年前上市,並不是同款車開了二十年。顯然他對於自家的車種沒有完全掌握。如果我是執行長,一定會先了解每一項產品。

三者,很多業務人員在商言商,希望客戶換車。其實,多關心客戶,了解客戶的需求與問題,客戶想要換車的時候就會想到你,就做成一筆生意。

這個例子讓我警惕,別人講話時,要清楚覺察自己有沒有用心聽。

喝水要有濾水器,聽話也需要有濾話器,這個過濾話語的功夫就是「善聽」。

證嚴法師說:「修行,應學如何聽聞,要善聽。不論惡聲、罵聲、吵聲、怪聲,若能如觀音菩薩化為清淨之音,將粗言惡語解為善意,即是『善聽法音』,即能去除疑念。」

心理學常強調積極地傾聽,就是讓別人覺得我們是「真的在聽」。研究發現,大約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在「聽」這件事情上特別在行。所以,傾聽是需要練習的。

首先在腦海中提醒自己,「聽」與「傾聽」是不同的,傾聽就是「用心聽」,端看你有沒有把心思放在與人的談話中,真正想要了解別人在說什麼。當你真正想要聽時,會給對方充分時間表達,並透過一些對焦、徵詢、確認的方法,真正了解對方的想法。

「傾聽」需要適當回應對方,一來一回地互動。傾聽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接納、尊重,講話的人就比較能展現自我。

學習傾聽,得先把自己調整成開放的心態、接納的態度。再來,要很專注,但不用一直看著對方。還要關注對方的情緒,適時給予回應。最後,你要願意聽,用心聽,才能聽出一個人的心聲。 學習尊重別人,別人也會尊重我們

知名作家劉墉,他的父親在世時只要看到乞丐,就會把錢拿給他,讓他輕輕放在丐者盆子裏,若是遇到跪著或趴著的乞丐,就蹲下來放,因為這不是施捨,而是分享。

一次我和太太去喝咖啡,點餐後付款,因為要拿兩張卡,就把先掏出來的信用卡丟在櫃檯上,再拿另外一張。細心又眼尖的太太看到,教我卡片拿出來要輕輕地推給結帳人員或遞給他,真是受教了。以前的我,真的比較大而化之,以後要克己復禮,時時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好好修改自己的習氣。

有一位師姊參加慈濟活動時,曾聽常住師父叮嚀學佛行儀,看到其他道場的師父一樣要恭敬尊重。自此她就養成習慣,只要在路上碰到了出家師父,一定會合十禮敬,不論師父是否看到。碰到師父化緣,她會在缽裏放硬幣,口中稱說:「師父,阿彌陀佛!」持續了一年多,那位師父就說:「你很特別,只有慈濟人會這樣做。」這位師姊聽了心中一驚,更加起了戒慎之心。

在路上化緣的師父,呈現的形象千差萬別,既然是化緣,就看你與他是否有緣,要布施也可以,不布施也沒關係。一旦要布施,當然要以恭敬心虔誠地布施,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。

路邊的乞丐、櫃檯的服務人員、化緣的師父,眾生皆有佛性,皆可成佛,普皆平等。

再來看一個關於尊重的經典故事——〈女人一生最需要什麼?〉

圓桌武士亞瑟王領兵東征,大敗於中亞女王,釋放條件是女王問他一個問題,一個月後亞瑟要帶著解答回來,如果答對就自由,答錯就永留中亞。

這個問題是:女人一生中最需要什麼?

亞瑟認為題目簡單就自信地答應了。回到國內,亞瑟問他的皇后最需要什麼,皇后希望他天天陪在身邊;亞瑟問他的母后最需要什麼,母后說要「青春」;亞瑟又問他的女僕最需要什麼,女僕答要「財富」;亞瑟再問女兒,女兒答要英俊男友,問二十個女人有二十個答案。

正當亞瑟苦惱不堪時,他的侍衛長漢斯告訴他南邊的森林深處,住著一位法力無邊的女巫,知道天底下所有的事。亞瑟速速趕赴請教,見到女巫長著黑色的胡瓜臉、塌眼睛、鷹勾鼻、爬藤般的頭髮、矮胖的身材、短粗的四肢,講話時還吐出餿水臭味。亞瑟忍耐著,說出前來的目的,女巫以和英俊的漢斯結婚為條件,交換解答。

亞瑟隨即徵詢漢斯的意見,漢斯為了救亞瑟而發揮騎士精神答應了。女巫說出答案,就是:「被尊重。」

亞瑟趕至中亞回覆女王,答案正確,女王還給亞瑟自由。

亞瑟回到國內為漢斯舉辦婚禮。當天女巫問漢斯:「我有半天可以變成美女,半天會變回女巫,請你選擇要白天或黑夜?」漢斯回答:「我尊重你的決定。」結果女巫說:「為了感謝你對我的尊重,我決定不論白天或夜晚都變成美女。」

孟子說:「愛人者,人恆愛之;敬人者,人恆敬之。」尊重別人,別人也會尊重我們。 施比受更有福,隨分隨力布施行善

一家大型金融機構的高階主管聚餐,歡送一位即將退休的同事。席間,談話的主題圍繞在如何照顧身體,多買保險,生病要去哪家醫院、吃什麼保健食品、如何請外傭等。

這群人,職位最低的年薪也有兩百萬,生活無虞,卻都被老病死困住。他們的對策是賺錢與花錢防堵,但是自然法則加上「業風」無常,豈是一般人所能阻擋或改變。當然是徒勞無功,徒增困擾而已。

如果他們能夠放下小我,有一點利他的大我精神,也許會有很大改變,甚至改變命運。首先,就不會只將眼光放在自己身上。願意去關懷世上苦難與貧病的人,就不會煩惱;在助人過程中,就會得到許多快樂。

另外,透過付出、布施,無形中造了福,命運就會改變。也因為常常接近善知識,智慧逐漸增長,提升思維與格局,人生更加滿意。

這一切改變,要從無私無我、利他付出開始。

有一句靜思語,「布施的人有福,行善的人快樂。」

臉書執行長祖克柏,計畫出售名下三千五百萬至七千五百萬股股票,投入慈善事業,按當時市價總值達一百二十八億美元。

祖克柏與比爾蓋茲都是哈佛人,大學沒畢業就投入創業。哈佛大學創校兩百多年,出過許多成功人士;哈佛重視通識教育,也培養了哈佛人的道德勇氣與愛國心,經常為國內外重大事件仗義執言。

祖克柏響應並簽署了「捐贈誓言」,這是由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、股神巴菲特共同推廣的一項活動,旨在號召富豪做出莊嚴承諾,在有生之年把至少半數財富捐出作公益。祖克柏加入時曾說:「人們直到事業後期才回饋社會,但是,有這麼多事情需要做,為何還要等待?」

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曾說:「腰纏萬貫死去,是一種恥辱。」清朝名臣林則徐有句名言:「子孫有若我者,留錢做什麼,賢而多財,則損其志;子孫不若我者,留錢做什麼,愚而多財,益增其過。」很值得有錢人深思,畢竟子孫若不肖,給他們財產是害他們;子孫若有才德,給他們財產,會減損其志向。

「窮以養德,為富則仁。」個人如此,君王更要如此。孟子有一次對來請益的滕文公說:「一國國君要施仁政,要珍惜民力,不要做勞民傷財的事情,更不要隨意增加人民的賦稅。人民安居樂業了,還愁國家不富強嗎?」滕文公面露喜色,決心在國內推行仁政。

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,大企業家、國王可以布施,一般人也可以布施。根據研究證實,行善布施可以獲得真快樂。二〇〇八年,溫哥華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鄧恩與研究人員,分別在美國、加拿大進行研究,結果發表於《科學》期刊。其中評量「花錢玩樂或是用在請人吃飯、捐款等社會公益上,自己感覺快樂的程度」,結果發現,公益捐贈及與人分享,會讓人感到真正的快樂。

助人為樂、自己更快樂,精神科醫師也表示,助人不只可以提升快樂指數,憂鬱症患者多從事志工活動,對於改善身心狀況也相當有益。

臨床上曾有一對接受婚姻諮商的夫妻,兩人共同成立一家如今頗富名氣的中型企業,但是長期缺乏心靈溝通的結果,讓婚姻瀕臨破裂。結束心理治療之後,繼續維持兩人心靈溝通的,就是從事慈善公益活動。

他們分享:「沒想到一點金錢,居然能使他人生活明顯改善,帶給我們內心的滿足遠超過金額本身。」 對待任何人都能保持禮貌和熱情
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:「與肩挑貿易,毋占便宜。」和做小生意的挑販們交易,不要占他們的便宜。國學大師南懷謹闡釋這段話:「小販賣東西,挑擔到門口,不要貪便宜,斤斤計較,人家沒有本事做老闆,做小販就要賺錢。你說他騙我,就算騙,給他騙一下,他要回去養家嘛!」

上傳統市場買菜、買水果,搭乘計程車或是遇到路邊的流動攤販,不要討價還價,甚至給他們一點小費,他們會高興一整天。不占便宜,還給小費,這是修行也是布施。

《妙法蓮華經‧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當中有一段:「悲體戒雷震,慈意妙大雲,澍甘露法雨,滅除煩惱燄。」

一日開車時,在路口還沒進入雙白線前想變換車道,遇到一個很兇的駕駛,按喇叭又搖下車窗看我。我笑一笑跟他揮手致意,就沒事了。這時,「悲體戒雷震,慈意妙大雲」這兩句經文就浮現出來,讓我深思與反省。

「悲」是拔苦,「慈」是與樂;「體」是有形,「意」是無形;「戒」是戒律,「妙」是妙法;「雷震」是給人的震撼威力如雷聲震動,「大雲」是給人的庇蔭廣大無邊。

菩薩入人群,帶給眾生快樂歡喜,表面上是無形的,可是如此做法形成的妙法,如同大雲般,給人的影響廣大無邊,將形成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環。

有一位慈濟師姊說起,在她們社區開闢健康關懷站,每個月主動設站,為里民量血壓。經過一段時間,附近天后宮的廟婆特地來到血壓站,她說:「我一直在看你們會持續多久。這半年來,真的被你們的真誠所感動,獨居的老人家,被你們當成家裏的長輩一樣,傾聽、關心他們的健康。未來血壓站所需的桌椅,不用再從大老遠搬過來,就由媽祖婆來贊助。」

這就是「悲體戒雷震」。

在社會上,在組織中,難免會遇到討厭的人。其中一種是你本來就很討厭他,卻不得不與對方相處或共事,這種在佛家稱為「怨憎會」,是人生八苦之一。

我常勸告這些人,首先要把討厭的念頭拿掉,否則痛苦無法根除。這輩子不處理好,下輩子冤家路窄還是會碰到。夫妻也是如此,有時到了畜生道也是如此,就不好了。

把對方視為菩薩,是一個不錯的想法與做法,「煩惱即菩提」,對方可以帶給你煩惱,你可以把煩惱轉為菩提。

修練「慈眼視眾生」是一個更高段的方法。慈是「與樂」,先給對方慈悲的目光,視對方為需要幫助的眾生,施予愛語,給他安慰、關懷、支持、肯定,讓對方快樂。你的大布施給你帶來大福分,如果可以做到慈眼視眾生,這就是一個大智慧。

不會有討厭的人,又福慧雙修,何樂不為?

不同的地區、民族,對於禮貌與熱情的表達方式不同,簡單講,發乎情、止乎禮,合宜就是禮貌。

聽聞慈濟師兄分享至土耳其助學與發放的經驗後,突然想到「擁抱也是一種愛語」,能夠傳遞彼此的愛。

土耳其人民多為穆斯林,擁抱是一種禮節,但限於男對男,女對女。慈濟師兄姊在發放時,每天要擁抱一百個人以上,似乎也抱出心得——感受到溫度,感受到心跳,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純真無私的大愛,不分國界種族的情誼。

擁抱是一種肢體語言,它有許多作用,心理學家這樣說:「除了運用天賜的語言能力外,我們尚須用心諦聽,妙用無聲勝有聲的智慧,細細體會人際之間的愛。」擁抱可以療癒孤獨或受傷的人,給人溫暖支持,讓人恢復活力,重獲新生。

身體接觸對人的情緒、生理健康,有關鍵性的鼓舞作用。嬰兒需要擁抱,大人也需要擁抱。(中略)………… 不要為了工作而忽視家庭與親情

露西在某媒體公司從事行政工作,由於電腦化程度低落,很多報表要人工作業,加上截稿、核銷、報帳的時間壓力,精神負荷已達極限。公司人手不足的情況遲遲無法改善,桌上堆滿大大小小的工作。

她考慮換工作,但社會不景氣,同業都在裁員,找工作不容易。每天回家路上,一想到隔天還是如此,就讓她感到憂慮、無力,身體還會忍不住發抖。

專家建議露西,回家之後養成散步的習慣,轉換心情,喘口氣,透過接觸大自然得到療癒。另外,務必做到「別帶工作回家」與「別讓壓力過夜」這兩點。

第一點是讓心思遠離工作,心理學上叫做「心理分離」(Mental Detach)。第二點是自我心理建設,消除負面情緒,不讓壓力過夜,可以讓自己有一個好眠。第二天,就可以神清氣爽地迎接嶄新的一天。

我再補充三個建議,第一,每天早上起床盥洗時對著鏡子微笑,可以讓自己更正向思考,強化免疫力,抗憂鬱。第二,常常親近善知識,會給你支持、溫暖和智慧。第三,與同事或主管一同討論,改善工作瓶頸,必要時,添購設備或導入新的資訊系統,可以根本解決工作負荷過重的問題。

本案的露西未婚,如果露西是已婚,甚至有小孩,更要把先生、小孩顧好,不要為了工作而忽視家庭與親情。

工作壓力大,除了影響健康,對於人際關係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因為忙,因為累,就會忽視家庭與親情。

另一種情況是生意太好,業績太好,應酬、出差太多,也容易因為工作忽視家庭。

有些事業成功的主管,一時疏忽或缺乏溝通技巧,造成家庭生活很不如意。其實,他們缺乏的是自我反省的能力,可能還缺乏愛人的能力。

養成反省的習慣,才能及早防範與處理家庭問題。至於如何實踐,有心就不難,只要有決心,找到方法,或是尋求專家協助,都可以得到改善。(中略)………… 學會知足與感恩,以這樣的心情過日子

近年來,盡量吃有機蔬果,也因此觀察出一些心得。之前購買有機的帝王柑、橘子、芭樂,每臺斤價格八十到一百元左右,約是一般水果的三倍價格。

這是我能接受的合理價格,為什麼呢?

根據經濟學,價格由供需決定。需求不變,供給愈多價格愈低。反之,供給不變,需求愈多價格愈高。從成本角度看,農民付出同樣的勞力,有機只能收成三分之一的產量,所以他必須賣三倍的價格,才能維持同樣的收入。從價值的角度來看,你吃一份有機蔬果,可以得到三份一般蔬果的營養,那當然可以賣三倍價格。

很久以前,從電視上看到一位原住民說,他們的祖先會用三塊地輪耕,一年只種一塊。我一直覺得原住民長期接近大自然,很有智慧。平地人將三塊地全部種植,表面上產量三倍,原住民只有三分之一。但平地人的地最後地力衰竭,土壤養分流失,種不出好東西;只好依靠肥料、農藥,增加成本,破壞環境,傷害自己與消費者的健康。

到底誰比較有智慧呢?當我吃著有機的帝王柑,突然想起了原住民的智慧,這樣的智慧一定要傳承下去。

朱子治家格言說:「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恆念物力維艱。」就是要讓我們懂得知足與感恩,培養勤儉善良的美德。

修身齊家,才能治國平天下,懂得知足感恩的人,能對一粥一飯、一花一草表示謝意,自然養成對人事的感恩與尊敬,他的人生必定是快樂與富足的。

網路上有一位朋友說:「我曾經是一個很不知足的人,就因為我不知足,該珍惜的人沒有珍惜,該保留的事物沒有保留,該學習的時候又沒有好好學習,所以常常覺得心中有很多的遺憾。」

「對於過往,我抱著一顆懺悔的心,希望自己在有限的生命裏,還能有機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有所彌補。做人要知足,知足才會常樂,不知足的人是不會有快樂的。知足不是讓人不思進取,而是凡事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。有一顆知足的心,才會有真正喜悅、寧靜、幸福。」

有一句靜思語說:「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後悔。」今天學會了自省,就可以避免日後的後悔。法國著名作家與哲學家伏爾泰:「感激,使我們將他人的優點,變成自己的財富。」我個人體會到:「感恩與知足讓我們常常在幸福中,厄運自然遠離,幸福已在身旁。」

感恩,要感國土恩、父母恩、師長恩、三寶恩、眾生恩。對於別人的滴水之恩,當湧泉相報。人生在世,要知足,要平凡,要感恩。別人對你的好,要感恩,要記住;別人對你的壞,要原諒,要忘記。存感恩,貴人就會青睞你。我們要時時刻刻反省自己,有沒有心存感恩。

我要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:

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