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記得二〇一五年前後,我參加了一場馬拉松比賽,賽事舉辦在景色優美的臺中后里臺地上,遠方是赭紅色的火炎山,大安溪彎流而下,跑著跑著,汗水肆意流竄,我經過補水站準備取水解渴之際,卻驚覺到上千塑膠水杯與擦汗海綿排列在桌子上。我估算:路跑人數將近五千人,大約每三到五公里設置一處補水站,二十一公里供應了大約各兩萬多個水杯與海綿,數量驚人。
環保組織「綠色和平」曾在二〇一七年做過推估,臺灣每年平均約有一千場上下的路跑賽事,至少使用四百萬個免洗杯。區區一場馬拉松賽事就衍生數以萬計無法分解的廢棄物,更何況因人類產生的廢棄物遠遠不止這些呢!如何減少塑膠用品,避免生態與人體的傷害,不管是賽事活動,或是日常生活,已經是臺灣社會乃至全世界都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。
臺灣禁塑政策其實源自二〇〇二年七月,但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數據,儘管臺灣禁塑政策已實行十七年,整體塑膠袋內銷量(含間接外銷)不減反增,從減塑第一年的十四萬六千四百八十五公噸,增加到二〇一九年的十六萬七千六百三十五公噸,塑膠餐具、容器的內銷金額也沒有明顯減少,甚至增加。環保署估計,從二〇〇二年到二〇一八年間,臺灣人每人每年要用掉七百八十個塑膠袋,平均一天超過兩個。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賴瑩瑩表示,隨著民眾消費習慣改變,網路購物包材的使用量也快速成長。
減塑政策分階段推動,二〇一八年除了縮小免費塑膠袋供給範圍,更對吸管、飲料杯、免洗餐具等一次性塑膠餐具訂出減量時程表,二〇一九年七月則進一步禁止公部門、公私立學校、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、連鎖速食店等八千家業者提供內用消費者塑膠吸管。
結合環保與方便的好生意?
縱使臺灣近年來環境意識提升,但因便利性與消費者至上的思維揮之不去,仍是過度使用塑膠用品,生活中充斥著許多拋棄式的餐具、瓶裝水等,「減」塑速度總是跟不上「增」的速度。難道這些拋棄是必要之惡,想擁有生活便利性就必得使用一次性餐具嗎?
提供「環保餐具租賃服務」的「青瓢」創辦人之一林志龍有相似的擔憂,愛喝手搖飲的他有感於飲料杯壽命的短暫,在一場聯合國會議上,他認識了提供環保杯租借的法國環保杯企業Ecocup,以及德、日、港的餐具租賃平臺,成了後續創立青瓢的契機。
二〇一六年創辦的青瓢目前已經為音樂祭、主題市集、學校園遊會、路跑、會議等活動提供餐具或飲料杯租借。願意使用租借餐具的活動主辦廠商可以事先至青瓢網站預訂,活動當天,消費者付押金(餐具約一百元、飲料杯五十元)租用,用完餐歸還後,即可退回押金。
關於租借客群,林志龍觀察:「年齡群集中在二十五到三十五歲之間,比較願意支持環保理念,其他消費群容易產生消費者至上的心態,認為花錢租借不方便,甚至對餐具有不衛生的聯想。」「換個角度想,在餐廳裏用瓷器、不銹鋼餐具,也是重複使用,維護衛生不是大問題。」為了確保衛生與安全,青瓢會將回收的杯盤送到專業合格的餐具清洗場。
租借餐具並非創新之舉,在德國各地的聖誕市集就有租借紅酒杯的傳統,每年十月的德國啤酒節,也有啤酒杯的租借服務。近年德國還出現了把這項傳統當作一門生意的咖啡杯租借平臺——RECUP(押金環保杯)。
二〇一六年成立於慕尼黑的RECUP,目前已擴散到全國,有一千多家咖啡館參與,大幅提升租還的方便性。住在法蘭克福的消費者一早出門,便可以一歐元(約新臺幣三十四元)為押金,租用以回收塑膠做成的RECUP,購買外帶咖啡,搭火車到科隆工作,一個小時後,歸還杯子給科隆當地的合作店家,並取回押金。
這樣的運作模式類似臺北的微笑單車(Ubike),消費者可以甲地租借、乙地歸還。RECUP會被送到專業洗滌場,清潔後歸還店家並重複使用,目前有超過三十五萬個杯子流通全國。法國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國家也有類似的做法。大街小巷都有手搖飲店的臺灣,更是一個絕佳的環保杯租借實踐場域。
發跡於臺南正興街的「好盒器」,讓顧客可於正興街的任一間店家或二十四小時據點借用與歸還,而且顧客不須繳付押金。目前光是正興街,已累積減少使用四萬八千個外帶免洗杯,範圍也擴展到嘉義、新竹、桃園、臺北等六十家飲料店。
市場也能不塑嗎?
除了各式活動與手搖店,每天人來人往、提供大量塑膠包裝的傳統市場及夜市也推動「不塑市場、不塑夜市」。新北市蘆洲的永平市場,由「荒野保護協會」(以下簡稱荒野)志工與市場自治會會長郭金源,共同推動市場的減塑運動。
包含李佳蓉在內的荒野志工們一開始只是接受解說員培訓,但後來更進一步地將課程裏的減塑概念運用在實務上,說服攤商減塑,並鼓勵攤商多加向消費者推廣自備容器等。剛開始推動的時候,攤商大多會因食品衛生安全考量,不願捨棄塑膠袋,但是李佳蓉表示:「減塑其實不難,我們會積極建議攤商多問客人一句,像是『需要用塑膠袋嗎?』就可以明顯減少塑膠袋量。」對於自備環保袋的消費者,給予肯定與讚賞;若是需要使用塑膠袋的顧客,也可以提醒他們下次自備容器會給予折扣。
除了減塑,消費者自發的減塑行為也鼓舞了攤商。附近牙醫診所的員工非常關心減塑及餐具的塑化劑問題,提議寄放碗盤餐具在市場的早餐店、牛肉麵、越南小吃等熱食區,而店家也樂於配合。搭配新北市的減塑政策,部分商家提供自備購物袋優惠,同時內用餐具也替換成不鏽鋼或瓷的材質,打出不塑傳統市場的稱號。
另一個位於臺北市天母商圈的「士東市場」,更首創「押金環保袋」自動租借機,一般顧客可支付五十元押金取得環保袋,三十天內退還市場,即可取回押金。除了租借環保袋,市場的幾間商店更是只提供二手紙袋作為商品提袋。
減塑消費習慣的養成,絕非一朝一夕,像是寧夏夜市已推動減塑多年,才使內用餐具全面汰換成瓷器或不鏽鋼。夜市管理者之一理事長林定國在二十年前接下寧夏夜市,以環保、衛生的特色發展。林定國提起,二〇一七年全面汰換內用餐具,除了攤商成本提高,還必須在周遭設置餐具洗碗機、洗碗槽等,許多攤商嫌麻煩,但是他說,這些汰換與設置都是小錢,減少一次性餐具意外地成為寧夏夜市特色,吸引無數的外國觀光客前來。
目前地方政府也有不少減塑行動,例如新北市環保局推出租借水杯的「Ucup」,在二〇一八年十一月的「新北不塑路跑」率先實行,後續也運用在音樂季、校園園遊會,幾場活動下來,已減少三萬八千多個一次性水杯。另外還有回收袋子、鼓勵重複利用的「reBAG袋袋箱傳」,以及列出對環保友善的店家名冊。
各地環保行動如火如荼進展之際,也必須搭配從源頭杜絕用量的禁塑政策。二〇一七年時,環保團體與環保署共同合作「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」,希望減少海洋廢棄物,這也成了臺灣減塑政策的起點。從減少供應、逐漸養成民眾習慣開始,以期在二〇三〇年前,達成全國能完全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的終極目標。
進行減塑政策的國家不僅只有臺灣,歐、亞、非洲、大洋洲更是有許多國家全面減塑。綠色和平曾調查,高達六成以上的非洲國家已實施全國塑膠袋禁令,其中最嚴格的是肯亞,任何製造、攜帶和使用塑膠袋的人或店家,最重會被罰相當於一百萬元新臺幣的罰鍰與面臨牢獄之災。大洋洲則有紐西蘭、帛琉、馬紹爾群島等禁用塑膠袋。
孟加拉則是亞洲地區最早實施禁塑的國家。一九九〇年代塑膠袋的氾濫,造成排水系統堵塞,引起當地水患,死傷慘重,因此孟加拉不得不在二〇〇二年宣布全面禁止生產、進口、行銷、販賣塑膠袋。禁塑令的實施,帶動了天然纖維——黃麻產業的復甦,現今甚至有許多標榜公平貿易的店家,都有來自孟加拉的黃麻袋子、背包產品。
替代塑膠的產品設計
除了減少塑膠製造、使用,近年來許多廠商與科學家嘗試了各式可替代塑膠的材料,像是以玉米、甘蔗、稻穀等植物澱粉製成的生物可分解材質,其中以玉米製成的「聚乳酸(簡稱PLA)」,常被用來取代塑膠餐具或包裝。
家樂福量販店就是跟進者之一,「目前生鮮產品近百分之百停用保麗龍材質的底盤,改成PLA,外層也換成不添加塑化劑的PE薄膜包裝。」家樂福全國公關李政澤表示,另外也增加了蔬果類裸裝的比例。業者雖然有心,然而PLA後端的回收、分解仍需要廠房、機器,以及工業發酵堆肥;加上PLA容易碎裂,搬運或回收後價值不高,少有廠商願意投資專業堆肥場。
此外,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第一科股長王耀晟也表示,常有人誤將PLA餐具當成塑膠扔到回收系統,造成塑膠回收再製的困難。或是有廠商為增加耐熱跟耐用度,在PLA中添加塑膠成分,此類「塑料混血兒」讓回收端難以分解回收,現階段PLA仍以送到焚化爐為主。號稱綠色塑膠的PLA最終還是成為垃圾,不僅沒有達到原先目的,還加劇塑膠汙染。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表示:「PLA這樣的材質如果沒有經過宣導或教育,可能消費者就會誤以為是環保材質而大量使用,或是誤當成塑膠回收。」
除了可生物分解的聚乳酸材質,蜂蠟保鮮布也是當紅的明星產品。因為蜂蠟有殺菌功能,製作成保鮮布可以防止蔬果腐敗,包裝麵包、起司,或包覆在碗盤、水杯上密封,有保鮮膜的功用。它在二〇一二年由Bee’s Wrap企業量產後,成為保鮮膜的替代品,也因其製作簡易、成分單純(棉布、蜂蠟、荷荷芭油),甚至可以自行製作,受到支持減塑與環保的人士推廣。
矽膠是另種可以取代塑膠同時又保有輕便、防水功能的材質。近期臺灣企業——仁舟淨塑,研發出以矽膠製成的「矽密袋」、「矽密杯」、「矽膠吸管」等,取代塑膠產品。矽膠主成分是矽氧化合物(SiO),材質接近玻璃(SiO2)或海砂,本身無毒之外,可耐攝氏零下四十至兩百三十度,耐熱又耐冷,也不易脆化,近年取代塑膠,被製成保鮮袋、餐具、水壺、鍋蓋等,讓愛用矽膠產品的消費社群逐漸成形,更加推動無塑食器的使用風潮。
落實不塑的社群網絡
除了減塑政策的實施,塑膠的替代物品也一一出現,消費者如何能夠適應這樣的政策,並認識這些不斷創新的非塑膠物品?或許新興的社群網絡是了解並推動減塑的重要管道。
臉書社團「不塑之客」擁有二十多萬成員,版主高巧倫表示:「二〇一六年我聽到一場演講,提到在離人類最遠的地方——太平洋中途島上,那兒棲息的信天翁餵食幼鳥海廢塑膠,這個驚人故事使我感覺到海洋廢棄物的嚴重性。」深受鳥類誤食塑膠震撼的她,聽完演講後立即成立不塑之客。在這個以「分享不塑與零廢棄的個人實踐行動」為宗旨的社團裏,可以看到許多人分享自身的日常生活實踐,其中也不乏許多創意發想。像是有人拿食用完的玻璃蜂蜜罐,當成裝冷、熱飲的咖啡杯,不用再怕塑化劑溶出。
各種輕鬆實踐不塑生活的分享,吸引更多人加入。有一位太太提到,先生如何從一開始對自備餐具嗤之以鼻,轉變到會特地攜帶保鮮盒去買晚餐。高巧倫強調:「當我們自備容器給店家時,可能會影響到店家的作業流程,但店家如果不接受,也不需要批評。」她認為不塑生活以自願為號召,不需要攻擊做不到的人。三年多來,她也發現愈來愈多餐廳接受消費者自備容器,甚至會給予價格優惠。許多臺灣店家從起初的拒絕、遲疑,到逐漸接納「減塑」。
減塑的未來
位於屏東東南方的小琉球,因擁有珊瑚礁島地形、豐富海洋生態,為海龜重要棲息地,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前來,卻首當其衝成為被大量海洋廢棄物汙染之地,當地潛水團隊「島人(Islander Divers)」甚至發現有海龜肛門排出塑膠袋。
為了防止生態持續惡化,政府結合在地組織推動「琉行杯」計畫,期望減少廢棄飲料杯。當地遊客因喜歡海洋生態,大多普遍配合,此計畫也達到一定成效;然而,協助推動的「海湧工作室」副執行長郭芙觀察到,「周遭的海洋廢棄物大多從本島漂流過來,除了島上垃圾減量,還須妥善處理臺灣民生與事業廢棄物,才能雙管齊下,減少海廢。」
幾支網路上爆紅的短片同樣說明了地球環境是共通的。不管是海洋生物學家幫助哥斯大黎加的海龜拔出鼻孔內的吸管,還是在泰國擱淺的鯨魚,體內有八十公斤重的塑膠袋,都顯現出人類從石油提煉出的塑膠產品,已經散布到全球各個角落。
甚至有加拿大的地質學家派翠卡.柯克蘭(Patricia Corcoran)表示:「這些垃圾塑膠袋如果不清理,歷經數十萬年之後將會風化碎裂,隨著地質沈積,成為土壤岩層的一層,稱作『膠礫岩(Plastiglomerate)』。當未來的地質學家考古時,這層充滿塑膠垃圾的沈積岩,代表了人類因為大量使用石化能源及塑膠製品,而創造出的文明遺骸。」
或許是同為萬物一分子的人類,感受到各式生物的呼喊,漸少塑膠製品的一次性使用,不再只是環保人士的口號、政府的宣傳政策,更漸漸形成了減塑為己任的世代任務。
自然科學家、藝術家等也透過他們的能力,呼籲人們正視塑膠帶來的生態浩劫。例如,臺灣藝術家楊芳宜,發動社群蒐集塑膠袋,以其為素材,編織成一隻誤食人類廢棄物的鯨魚,喚起大眾對於海洋廢棄物的重視。
除了提升消費者的環境意識,多方面提高減塑的便利性與無痛,也是落實減塑的必要條件。例如,替代性產品的發明,店家提供可重複使用的餐具,以及建制完善的資源回收系統等。
在講求便利、衛生而消耗大量塑膠的飲食上,若能有效地減少塑膠量,將是邁向不塑世界的一大步。
(本文轉載自《經典雜誌》二五六期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一日出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