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,人們生活取自天然,日常廢棄物多能為大地所吸納循環;然而,現今垃圾成分多元,增添處理困難,不論是掩埋或焚燒,都易造成環境汙染。
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,全臺灣每天的家庭垃圾中,約一千多公噸為廚餘,回收率卻僅有三成。慈濟志工推動資源回收三十年,明白廚餘在垃圾處理中的困擾與重要,因此不惜與臭氣、蟲蠅為伍,花費三年時間不斷研究,將令人掩鼻的廚餘回收再利用,終於解開箇中祕密,讓惱人垃圾成為滋養大地、培育蔬果的有機黑金,體會到「無用之用、方為大用」的意義。
臺中潭子慈濟志業園區的「廚餘回收屋」,正是推動、孕育廚餘回收種子的前哨基地。
第一步驟:清楚分類,剪剪切切
在臺中慈濟醫院斜後方的新田環保站,每天都有一群婆婆媽媽,在「廚餘回收屋」內,熱鬧進行著回收工作。
一般整理回收物時所用的麻布手套、鑽子等工具,在這裏都派不上用場,反而是砧板、菜刀、剪刀等廚具的天下;眾人快手快腳切著菜葉、果皮,回收工作可是「今日事,今日畢」。
「做廚餘回收,不是收來堆積就好,裏頭的學問可大著呢!」新田環保站廚餘回收屋創立之初,就一起投入的志工林淑嬌說:「經過多道手續處理、以及時間的醞釀,就能將令人煩惱的垃圾,轉變成為滋養土地的有機肥料。」
進入廚餘回收屋,首先看到長條型鐵桌上擺放一個堆滿各式廚餘的大鐵盆,志工們分列兩旁,從中拿出粗大的菜梗、葉渣等,切成均一大小或用剪刀剪碎。
混合廚餘時則有特殊法則,例如:鳳梨皮放太多不易分解,但酵素多,有機肥味道特別香;蛋殼雖不能分解,卻可鬆土。
林淑嬌說:「我們研究後發現,廚餘不可切得太細,要大小均一;菌種分解時,要空氣流通才能快速、均勻分解;廚餘種類要混合愈多樣愈好,才能產出品質佳的有機肥。」
第二步驟:層層堆疊,等待催熟
新田環保站廚餘來自潭子園區、臺中分會、豐原靜思堂等地,香積志工會將生、熟兩類廚餘清楚分類,蒐集後,必須先濾掉湯湯水水,才能進行堆肥作業。
廚餘回收屋後方有四排高架,陳列近百個大小均一的綠色桶子,下緣都有出水孔。志工在屋內完成剪、切工作後,再到倉儲區挑定空桶,第二步驟即將開始。
先將桶子底部鋪上濾網,再倒入菌種和粗糠,接著鋪上一層切碎混合的廚餘,層層堆疊,讓所有物質產生化學作用。
志工劉品君仔細解釋:「粗糠與活性菌種購買自農會,經一比二比例混合後,先在桶內鋪上些許打底,再倒入約十公分厚的菜葉果皮,然後鋪上調和好的菌種;接著如同製作三明治般,一層層依次堆疊,到堆肥桶八分滿時,進行封桶,先鋪上約五公分厚的調和菌種,再鋪上二至五公分厚的粗糠。」
完成後,志工寫下編號及日期,四天後即可打開出水口收液肥;三個月後有機肥就完成了。
第三步驟:先取液肥,再收黑金
完成廚餘堆疊的桶子不需封蓋,放在通風採光良好的環境裏,每天接受陽光照拂與和風吹煦,不到一個月,部分桶面有小苗長出,顯示桶內生態良好。
四天即能收取的液肥,經常供不應求。「每天都有人打電話來詢問;因為液肥是很好的通水管劑。」
劉品君表示,曾有人因為辦公室馬桶堵塞,水電師傅束手無策,考慮開挖;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在馬桶內倒入液肥,不多久竟自然通暢,除了省下可觀的整修費,也避免擾人的工程。
未稀釋的有機液肥可通水管,避免化學藥劑讓管路脆化、汙染水源;而加入大量黑糖水,以一比三百比例稀釋,就是最天然又無臭的液態肥料。
劉品君說:「黑糖水可以壓制液肥的氣味,同時增加發酵,讓液肥更營養;混合二十一天後就可以做出品質很好的液態肥料。」
三個月後產生的黑褐色鬆軟有機肥,則可讓經常噴灑化肥的土地恢復生機,種出來的蔬菜碩大又健康,在廚餘回收屋外的一小畝菜園即可看到成果。林淑嬌滿臉笑意說:「這方菜園是我們最好的宣傳,代表有機肥培育成功,也代表素食廚餘所製造出來的有機肥充滿營養、能撫育大地!」
常駐志工,傳承經驗
中區環保於二〇〇七年四月一日於臺中志業園區廚餘屋,開始邁開「菜葉果皮以堆肥做處理」的腳步。
發起人黃元杰在籌備過程中,資料收集、拜訪堆肥高手,甚至造訪臺北金山「堆肥達人」劉力學的臨海農場,學習堆肥的做法。
為使中區環保廚餘堆肥處理的腳步順暢運行、推廣,逐次的籌備會中,確定了環保廚餘屋每天的有機廢棄物處理,由環保志工輪值操作,累積處理實務經驗,帶回社區推廣,並由林淑嬌、劉品君兩人承擔窗口,統籌堆肥物資管理及人員聯絡。
古早人廚餘都送人拿去餵豬或飼養家禽家畜,養大了就供人宰殺食用;林淑嬌認為,現代社會回收廚餘,應該有更高一層「愛護生靈」的理想。
回憶初期實驗階段,劉品君說:「剛開始作業時,不知道買到的是『嗜氧菌』,封桶時不能蓋著,必須打開以提供氧氣給堆肥桶內的微生物菌運動活力,反而是以『厭氧菌』的做法,每個桶子都蓋,所以每個桶子的微生物菌都因為沒有氧氣而在睡覺,以致堆肥封桶後的堆肥桶,沒幾天就冷冰冰的!臭氣沖天,蟲子數量多到驚人,讓志工嚇到腿軟,幾乎每個剛進來廚餘站的人都說臭。」
經過不斷實驗,發現廚餘桶不封蓋,才不會滋生蟲子;發酵過程還要保持乾燥、不能淋雨……不斷嘗試,終於慢慢有了成果。至於那些堆肥不完整的有機廢棄物,則以回歸土地的方式,先埋入土中,約經兩個月熟成之後,再挖出使用。
在新田環保站,廚餘回收和資源回收一樣,都沒有休息日;尤其廚餘容易腐敗發酵,在時間和桶數的管理上需特別注意,而志工人力調度也是一大學問。為了教導從臺中各地前來值班的志工們,林淑嬌與劉品君成為廚餘回收屋的常駐志工,細心教導大家如何進行切細廚餘、堆桶、收集液肥、稀釋液肥、收集有機肥等工作。
為了便於管理以及測量成果,林淑嬌在每一個桶上都註記編號;每日從哪一桶開始堆疊、哪幾桶可以收液肥……本子上都清楚記錄,值班志工一看即明白;林淑嬌還做了「從我開始」的紅色牌子,掛在每日應當開始堆放廚餘的桶上,一目了然。
許多志工都是第一次接觸廚餘回收觀念,林淑嬌笑道:「怕髒怕臭怕累的人,可以在這裏改變觀念,為愛地球、垃圾減量跨出第一步;生活富裕、不懂得節約的孩子,也能在參觀、動手做的過程中,體認到把飯菜吃光光的重要性。只要堅持理念、堅定不移地去做,內心的罣礙會愈來愈少。」
林淑嬌也善用證嚴法師的法語說明,做廚餘不困難,「只要有心,精進付出,就能化剎那為永恆」;做廚餘要先將菜葉、果皮切好,不能太粗或太細,就如做人行中道一樣,否則「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」;做廚餘沒有假日,「把握當下,分秒不空過,步步踏實做,天天持續」。
「製作廚餘回收不可缺少菌種,菌種不喜歡單一種的東西,要多樣化。」一試再試的經驗下,讓林淑嬌體會到,做環保廚餘就像做慈濟一樣,「不要獨善其身,而要兼善天下。就好像慈濟人,個人力量微不足道,眾人力量聚沙成塔,走入人群好修行,要包容異己,融合各種不同的人事物。」
各地志工來此帶回實做經驗,也陸續在各個環保站推動;如臺中東大園區、臺北板橋園區等,皆已開始廚餘回收工作,將無用的廚餘,轉變成有用、滋養大地的養分。
其實政府早在二〇〇一年即推行廚餘回收,至今全臺各縣市的垃圾車上,皆設有廚餘回收桶,作為飼料、製作有機肥。林淑嬌衷心期待:「臺灣一年生產出兩百多萬噸廚餘,只有三成回收;只要大家開始動手做,就可以減輕地球負擔,愛地球從自己做起。」
廚餘回收的本意是回收「料理過程中」產生的廢料,而非「食用剩餘」的菜飯。林淑嬌說:「吃多少煮多少,營養健康最重要,千萬不要浪費食物,製造大量廚餘,這才是環保。」
(本文轉載自《慈濟月刊》五二四期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五日出刊,二〇二〇年八月修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