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推動環保三十年,從臺灣到海外,男女老幼投入環保站做資源回收者,至今逾十一萬人。為了守護大地,志工們認真又仔細地分類;為了讓分類好的資源可以循環再用,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將回收寶特瓶製成各種環保織品。而全臺超過八千個慈濟環保據點,不單純只是做分類回收,更發揮教育、長照等功能。
二〇二〇年初,芬蘭第一大報《赫爾辛基日報》稱讚臺灣的垃圾回收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五,資源回收措施可稱是世界領先者。但行政院環保署也統計出,臺灣的寶特瓶回收率雖高達百分之九十五,每年卻仍有超過兩億八千多萬支寶特瓶沒有回收。這數字相當驚人!
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、善盡物命是可以從生活中著手的。證嚴法師早就帶頭以身作則,利用裁邊紙做筆記,一張紙歷經鉛筆、藍色原子筆、紅色原子筆、毛筆,四次書寫才回收;慈濟人隨身攜帶環保三寶——環保杯、碗、筷,在生活中力行省水省電;大愛電視臺製作〈一口家族〉等節目宣導減塑,發起「減塑同盟」活動,號召店家一同響應,並鼓勵民眾「自己購物自己袋」。
面對垃圾問題,資源回收是其次,減量才是根本之道。蒐集相關資料時,發現不僅各國政府、企業或團體,還有許多有心人士,致力於「減塑零廢」的推廣,如果能將這些散在各處的報導,匯集成一本書,是不是更有助大家來了解與實踐呢?《少即是多——減法過生活,少負擔幸福多》一書於焉而生。
「Less is more(少即是多)」是德國建築大師路德維希.密斯.凡德羅(Ludwig Mies van der Rohe)所提出,雖然是針對建築而言,卻也是現在社會生活應追求的重點。
零廢棄,不可能吧?尚潔在〈什麼是零廢棄生活?〉一文,就先為讀者釐清——「零」是一個理想,但「這是個能讓大家都變得更好的目標」。除了尚潔,呂加零、涂月華、洪平珊全面挑戰零廢棄生活,短則四年,長則二十多年,她們共同的經驗是「並沒想像中困難」、「最顯而易見且有感的是省錢與省時」、「生活變得簡單,心靈卻更富足」。
閱讀這些文章的過程中,我受了影響,也跟著試行。晨起運動,本來是抽兩張衛生紙擦鼻水,改成攜帶手帕;家裏沒裝免治馬桶,也不想裝沖水器,上網找到手持沖洗器,衛生紙的用量又少了一些;洗頭、洗澡、洗碗改用肥皂,減少塑膠瓶罐的使用。
尋找替代用品是其一,若不得不使用時,也自然會減少用量。意識到這樣的改變,是去餐廳用餐時,被親友毫不猶豫抽取衛生紙的動作「震撼」到,因為自己也曾如此毫不猶豫。
而公廁垃圾桶衛生紙滿溢的畫面,相信大家常見。多年前,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就開始推動「衛生紙丟馬桶」政策,許多公廁都標示「衛生紙可丟馬桶」,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下,卻不見改善。
衛生紙不同於面紙,是短纖維,遇水會分散,投入馬桶並不會造成阻塞。改變習慣的同時,可以檢視一下自己使用衛生紙時,是否一不小心就拉取太多,怕造成阻塞,而不敢投入馬桶;或是「從眾心理」使然,見垃圾桶都是衛生紙,就想也不想跟著丟棄。
呂加零在《零廢棄的美好生活》一書中,提倡以「有意識的生活」戒掉「無意識的消費行為」,這的確是促使改變的契機。
當自己開始改變,也會試著想影響周遭的人,同時卻又看到自己還有許多不環保的行為,例如網購帶來大量包材、超市購物帶回一堆包裝……在環保的路上,前進三步又退兩步,自己摸索總是累,加入「不塑之客」、「臺灣零廢棄」、「斷捨離/極簡主義的生活分享」、「二手家具不浪費」等臉書社團後,發現有數十萬人關注此議題,不僅交換做法,也努力地在生活中實踐。
想到《週期表:永恆元素與生命的交會》一書,作者李維提到聚乙烯塑膠的好用,「它輕而軟,絕不透水」,話鋒一轉又說,「但我想它不易腐敗,上帝一定不喜歡……祂不喜歡死硬不化的東西。」
因為輕便好用,塑膠製品入侵人們生活,已是無處不在。意識到塑膠廢棄後對環境造成的危害,除了個人努力「減塑」,企業與團體也設法回收再利用。
深耕資源回收領域近二十年的大豐環保科技公司,從回收擴展至再生處理,是亞洲唯一供應PP(聚丙烯)及PE(聚乙烯)「消費後再生」材料的供應商。臺灣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大愛感恩科技公司,致力開發以寶特瓶(PET)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,從毛毯、衣褲、鞋襪帽、背包到文具用品,品項不少。
食方面,青瓢、好盒器等提供環保餐具租賃服務,方便人們使用;衣方面,服飾品牌Story Wear以回收牛仔布作設計,賦予舊衣新生命;住方面,芒菓丹創意環保公司、睿灣不動產管理公司、走走家具,推出以租代買或把家具帶走,讓消費者有新的選擇;行方面,騎車不買車,已從共享單車推廣至共享機車。
早在十年前,《經典雜誌》就陸續推出「環保大視域」、「藍圖願景」、「減法時代」等專欄,採訪他國經驗,以期「他山之石,可以為錯」,本書也選錄了部分篇章。
沒有人喜歡垃圾,我們卻在生活中不停製造垃圾。證嚴法師鼓勵大家發揮惜福的美德,「珍惜物命,降低消費量,少開發、少製造,減少垃圾量,就能減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與汙染。」用減法過生活,減少地球負擔,增加人類幸福,就從你我開始吧!